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翠花的六十年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7

分卷阅读87

    到底是年轻,身体底子又好,抗造。

黄芪没在农场多待,当天就回了林场了。

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又是新了一天了。

也还是跟之前的无数个日子一样,上班,干活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万刚跟李敏慧结婚之后搬出去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过小日子的生活把其他人给激刺着了。男知青们一个个跟发|情的公|猫一样,热情得让人受不了。

女知青们,大的也不过才二十岁,哪里能抗住这种追求。

五一之前,赶在农忙还没有开始,一下子又有三对儿扯了证搬出去住的。女知青这边儿就剩下六个人了。

方淮心她们屋子里就占了一半儿,剩十钱三喜、张美娟和进门第间屋子里的王桂芬。这下好了,她们三个倒是能一个人占一房间了呢。

今年农场要大范围的开始使用化肥了,再没有实验小组了。但是前一年的实验小组成员们,都成了技术员儿,分散在各组,指导怎么使用化肥。所以,方淮心反而更忙。

山一绿,要做的事儿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感觉多少时间都不够用一样。采药,弄吃的,种地,种园子,扯洗旧被褥,棉衣裳。医务室的活儿还不能落下。零零碎碎的,人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小伙伴们也没有时间在一起聊天啥的了。慕易调到农场了,罗玄他们的四人小组,成了五人小组。哎呀,不对,算是四个半吧。因为高明结婚了,他媳妇儿不是别人,正是江彩霞。也不知道俩人啥时候好上的,反正是方淮心从拖拉机厂回来之后,就听说,人高明已经正式到江家提过亲了。江家当然没什么不满意的,京城娃,又有文化,还是男知青的队长。长得也体面,这就算最好的女婿人选了。俩人已经定了婚。

一开春儿,能建房子了,人家小两口就结婚了。有江队长帮衬着,喊一嗓子就能来一两百青壮,再另上二十多号男知青,两间土坏房子,就是一下午的事儿,就给拾掇得利利索索的,人家直接在新房子里结的婚。小日子正过得甜蜜呢。所以,高明跟罗玄他们几个光棍儿混得时间就少了,也就算半个人儿吧。

因着慕易的到来,老胡又给他跟罗玄送了半车的好吃好喝的,这回人家也知道的,就没往田知青院那边儿送,直接给送到方淮心这边儿了。也行吧,反正现在女知青院地方多得很,多少东西都放得下。

也就是晚上来蹭饭的时候,能跟他们见上面。问一问,他们的情况。

其实也没什么,还不都是那样,开机器修机器,检查电路,今天农场里机械多了,赵场长又报了两千亩的开荒任务上去。这样光是账面上的就足足五千多亩地了。不开山的话,开原地界已经没多少地方可开了。偷摸留着点儿的,也就不到五百亩了。山后那些跟江湾屯的地连在一起的,都往屯子里划。

就这五百亩,也是留得小心翼翼的。今天刚开化没多久,上面就派了工作小组来量地。好在那时候地还没开完,按报上去的数来算,也没超支。好歹糊弄过去了。人个的地只能往江湾屯算,要不然怎么办?说给工人个人家分地了?那不是找死嘛。

可江湾屯这样一来,那地就多了,两百多人的小屯子,三千多亩地。那工作组走了没多久,公社的公粮任务就下来,江湾屯定量一千五百吨玉米。杂粮啥的全都按平均亩产换算成玉米量下的。可这是掐着脖子给定的量了。差不多按一亩一千斤的产量定的。这还是他们不知道现在江湾屯也跟着农场用上化肥了呢,要是知道,那就敢再多定些量。

任务都下来了,赵场长一看就傻眼了,农场按这个量定可以,毕竟农场的工人还发工资呢,可屯子里可没有。赶紧就召集全场的员工开会,征求意见,看看咋整,毕竟是因为自家的地并过把,才把人家江湾屯给坑了的。

那还能咋整,各家也都出公粮呗。就按每亩一千斤玉米的粮出。

“凭啥让咱们出粮啊,那任务又不是给农场下的,既是给屯子下的任务,就应该屯子自己干。咱们把农场的任务干完就行了呗,咱们可是三千吼吨的任务量呢!”下面就有人不愿意了。

“你要是不想出公粮也行。公社定任务是按照土地面积定的,你家那十亩地也在江湾屯的地里呢。那你今年就不要种了。”赵场长不能惯他这个毛病,直接就给怼回去了。

他这么一说,下面就没人再吱声儿了。都是种地的老把式了,去年实验小组的亩产他们都看着呢。就是交上去一千斤公粮,那一亩地也还能剩下三四百斤呢。十亩地就是三千多斤的粮食,一家子敞开了肚皮也吃不了那些个,分的口粮,那就都是挣的。不种可不行。

赵场长一看没人有意见了,当场就拍了板。回头就跟老胡说了,农场这边儿的地公粮自己出了。

那老胡就没啥不满意的了。他人精得厉害,借着农场也算是欠了屯子里一个人情的机会,厚着脸皮跟赵场长借拖拉机。赵场长能咋说,借吧。

人家趁机就在后山又多开出来二百亩地来!

七月份的时候,新一届的初中生高中生毕业了。这一次,已经有了正式的文件,所有知识青年,都要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几百万的知识青年要下乡,北大荒做为国家的粮仓,还有很多很多没有开发出来的地方呢,一下子就分了八十万知识青年下来。

这回,农场和林场不用去抢了。不想要都不行,农场直接给分了两百知青,林场也分了五十人。连江湾屯都分了二十个。

一听分来这些人,赵场长也好,李场长也好,就是老胡,也都有点儿麻爪儿。

这帮孩子可都是愣头青啊,还全是从各地来的,外人。那这山沟沟里的这点儿秘密,还能保住不?以前吧,农场的人多,其实也没有说把秘密守得那么死,工人的亲戚啥的,差不多都知道农场日子好过。不过那也就是三不五时的,实在过不下去了,来借个粮借个钱啥的。还都知道这最后能救命的地方,要是也没了,就真完蛋了。所以,哪怕是半公开的秘密,把上面也瞒得严实。

可这要是被内部的熊孩子跟捅出去,那可怎么整???

太闹心了。

两位场长,再加上两个书记,还有老胡,凑到一起,喝了两天酒。说是喝酒,其实一个个的,愁都快愁死了,哪还有啥心情喝酒,就在一块儿研究怎么办,研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