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阿碧
第一章 阿碧
第一章 阿碧 江南春深,细雨如织。 檐角铜铃叮咚作响,竹林深处传来《阳关三叠》琴音。 十四岁的阿碧倚在竹窗前,发呆中。 “阿碧,该练琴了。”康广陵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康广陵,逍遥派函谷八友,阿碧的师父。 他此时正坐在房间的另一端,案头青瓷盏里的泉水蒸腾着热气,映出他鬓角新添的霜色。 “师父要把我送走,我才不要练琴。”阿碧蔫蔫地说道。 康广陵仰头饮尽杯中热茶:“事情缘由我日前也告诉过你……” 阿碧的母亲是灵鹫宫使者,下山时有了她,又经一些波折后康广陵将阿碧抚养长大并收为弟子。但灵鹫宫当然不肯放过阿碧,三月前康广陵收到一封信,里面有一枚生死符,和一粒解药。 明明白白的威胁。 “我武功低微不能让你涉险,明日你凭玉佩去燕子坞找慕容家,你父亲与慕容家有旧,他们会收留你的。”康广陵继续说道。 他说的话阿碧都明白,但阿碧这些年也没有在江湖上走动只是一味习琴学武,根本不知道灵鹫宫的可怕。单单一封信就让她和师父分别,这在她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可我觉得师父武艺很高。”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康广陵推开竹窗,望着夜雨中的竹林。 “阿碧你要记住,你出身如此,若要求逍遥,你就得是最强的才行。” 逍遥派之名何其浪漫。 但一开始不也是无崖子打下来的赫赫之名吗。 阿碧懵懂点头,将‘最强’二字记在了心中。 这夜康广陵抚了一夜的琴,抚的却不是《广陵散》,而是《十面埋伏》。 阿碧就在这萧萧杀意中入睡,次日清晨,康广陵飘然离开。 十四岁的阿碧抱着琴和剑,孤身前往燕子坞。 * 在慕容家阿碧得知,自己的父亲曾是慕容家家臣,行走江湖时与母亲相遇一见倾心。虽说其实是背弃了主子,但毕竟曾也为慕容家做过不少事,所以故人之女来投奔,那边也便收了。 * 当夜阿碧在竹林练剑。 细雨沾湿她的青衫,忽闻竹叶沙沙作响,她旋身挥出阳关三叠,剑气所及之处,雨点几乎停滞。 “好个逍遥派的小无相功!”清朗的笑声自竹梢传来,一白衫公子仗剑飘落。 阿碧收剑回鞘,见他衣袂不染尘埃,恍若画中走出的谪仙,虽从未见过,但心下也明白这想必就是姑苏慕容的慕容复了。 “阿碧见过慕容公子,慕容公子这轻功……真好。” 就这么一手轻功就要超出康广陵一截,接着带来的是飘飘欲仙的绝佳风姿。她再次想到,师父毕生所求的大自在,终究是被这江湖恩怨困在了竹林小筑中。 她握紧手中的剑再次抬眸看向慕容复,这是他们的初遇,他们相互称赞了对方的武学。 “…慕容公子身边可曾缺个端茶送水的丫鬟?”她问道。 慕容复负手而立,朗声大笑:“姑娘说笑了。” 他足尖轻点竹叶,身影如惊鸿掠至她面前三尺处,腰间玉牌叮咚作响。 “我慕容家虽不缺丫鬟,却少个剑胆琴心的琴师。” 细雨渐密,竹影婆娑间,阿碧盘膝坐于青石之上,指尖拂过琴弦。 慕容复退开三步,青锋剑在掌心转了个剑花,衣摆被细雨浸透。 剑穗如灵蛇吐信,身形却似柳絮随风。 阿碧心中一动,《阳关三叠》第三叠骤起,商弦急颤间剑气纵横,竹叶竟如刀削般齐整落地。 慕容复剑势忽变,青锋化作漫天银蝶。 阿碧七根琴弦迸出金石之音,剑气凝成无形屏障。但琴音又忽转悠扬,指尖掠过泛音,旋律裹着剑气盘旋上升。 慕容复身如纸鸢乘风,青锋在雨中划出银虹,与琴音共振出嗡嗡龙吟。 竹梢积雪簌簌而落,在两人身周堆成玉砌琼瑶。 细雨渐歇,慕容复收剑入鞘,眼中泛起激赏之意:“好琴。” 毕竟师承琴魔康广陵,再加上天赋不错,阿碧虽然年纪轻轻,又乍遇离别,此时抚琴发挥出了比平日更高的水准。 轻抚琴弦,见慕容复衣襟尽湿却气度俨然,又想起师父所说的人外有人。指尖一颤,余音绕梁不去。 慕容复解下腰间玉牌,系在阿碧琴穗之上:“此物予你,以后你就是琴韵小筑的主人。” 他转身欲走,又回头一笑:“明日卯时三刻,还请阿碧再奏琴音。” 阿碧望着他消失在竹林深处的背影,觉得琴穗上的玉牌微微发烫。细雨再度飘落,沾湿了她鬓边最后还未湿透的发。 她明白,从此慕容复习武之时,她便需以琴声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