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疑云密布
第二十七回 疑云密布
顾云仙连嫁衣都来不及换下,便由王尧陪同匆匆赶到了杜府。杜子清同样一身喜服,红色的衣袍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目。两人本该是今日最欢喜的新人,然而此刻,他们的心情却如坠冰窟,沉重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见到顾云仙,杜子清就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眼中的痛楚与无助几乎要溢出来。他的脸色苍白,神情恍惚,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击得几乎崩溃。 “仙儿,仙儿……”杜子清喃喃唤着她的名字,声音沙哑而颤抖。纵有千言万语堵在心头,此刻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紧紧抓住她的手,仿佛这样就能从她身上汲取一丝力量。 顾云仙心中一酸,轻轻搂住杜子清,用手轻抚他的后背,试图平复他激动的情绪。等到他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她才低声问道:“子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慢慢说,我在听。” 杜子清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声音却依旧带着几分哽咽:“我本是准备出发去接你,临行前想去我爹房里拜别他,可一推开门,就看见他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胸口……胸口全是血。我怎么叫他,他都不醒。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到顾叔叔也躺在一边,手里……手里还握着那把带血的刀。我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说到这里,杜子清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迷茫与痛苦交织的神情,仿佛这一切都像一场噩梦,令他无法接受。 顾云仙听完,心中疑云密布。她爹怎么会在大喜之日无缘无故地出现在杜伯伯的房里?若真是他下的手,又怎么可能将凶器堂而皇之地握在手中?这分明是有人故意栽赃嫁祸!她的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低声自语道:“这件事,绝没有那么简单……” 她握紧了杜子清的手,语气坚定:“子清,你放心,我一定会查清楚真相,还我爹一个清白,也还杜伯伯一个公道!” 顾云仙转身准备离开,杜子清却紧紧抓住她的手,不肯松开。他的眼神中满是哀求与无助,仿佛一松手,她就会消失不见。顾云仙心中一阵酸楚,正不知如何是好,忽然,王尧从后面悄无声息地靠近,抬手一记手刀,干脆利落地将杜子清敲晕了过去。 杜子清的身体软软倒下,顾云仙连忙扶住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低头看着杜子清苍白的脸,喃喃道:“尧哥哥,爹爹一定不是凶手。” 王尧点头,目光坚定而沉稳:“我相信你,也相信顾叔叔。” 顾云仙轻轻叹了口气,示意王尧将杜子清扶到床上躺下。她坐在床边,手指轻轻抚过杜子清的脸庞,看着他憔悴的面容,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难过。她低声道:“可不管怎么样,杜伯伯被人杀害了。无论凶手是谁,子清哥哥都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王尧站在一旁,微微叹息,声音低沉而平静:“他总有一天会接受的。” 顾云仙明白王尧话中的深意。杜子清失去了杜伯伯的庇护,从此再无人为他遮风挡雨。他必须迅速成长,独自面对风雨,直到有一天,他也能像杜伯伯一样,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为身边的人撑起一片天。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但即便如此,顾云仙仍感到一阵心疼。 她挪开目光,望向窗外。夜色深沉,月光如水,洒在院中的青石板上,映出一片清冷的光辉。她轻声说道:“尧哥哥,我要去见他。” 王尧微微一愣,随即明白她口中的“他”指的是云铮。他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王尧早已察觉,在顾云仙心中,云铮的地位已丝毫不亚于杜子清。她甚至曾一度为了云铮考虑过悔婚,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继续与杜子清完婚。并非因为她对杜子清的感情更深,而是因为她不能只为自己考虑——她还要顾及父母的颜面与家族的声誉。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大婚之日竟会突生如此变故。 王尧心中隐隐觉得,这件事未必是云铮所为。可眼下,云铮却是整件事最大的嫌疑人。他的动机、他的手段,似乎都与这场阴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尧望向窗外,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时已乌云密布,风雨欲来,就连天象都在预示着这场风波的不寻常。 当顾云仙来到指挥使府寻云铮时,云铮正端坐在书房中,神情淡然,约莫是早已料到她会赶来。他甚至没有起身迎接,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平静地望向门口,似乎在等待她的质问。 顾云仙停在门口,目光冷冷地觑着他,一言不发。她的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怀疑,仿佛要透过他的外表,看穿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云铮却神色泰然自若,抬眸细细观察她的脸色,总算主动开口问道:“为何不说话?” 见他如此镇定,顾云仙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愠怒。她终于出声,语气冷冽而直接:“是你做的吗?” 云铮缓缓起身,走到她身边,目光深邃而难以捉摸。他微微低头,靠近她的耳畔,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某种诱惑与威胁:“就算这件事是我做的,我只问你——我要你嫁给我,你答不答应?”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直直刺入顾云仙的心口。她瞳孔微缩,心中翻涌起复杂的情绪——愤怒、震惊、无奈,甚至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动摇。她紧紧盯着云铮的眼睛,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破绽,却发现他的目光深不可测,犹如一片无底的深渊,令人无法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