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经典小说 - 朱门宠妾在线阅读 - 朱门宠妾 第25节

朱门宠妾 第25节

    梁氏品了品,点头道:“那丫头是不错,人也稳重。她又比你大着几岁,和七爷年龄上更相近些,兴许和七爷更说得来话。”

    念头一转,又打起小算盘来:“真要是她倒好了,你们这么多年的关系,情分在这摆着呢。她有了前程,对你也能有个帮扶。”

    菱月接着往下数:“第二个,七爷屋里有个叫晴叶的贴身丫鬟,七爷过来给老太太问安的时候老是带着她,我寻思着,七爷待她比起别个总该不同些的。这个晴叶姑娘长得也好,又是贴身伺候七爷好些年的,是七爷院子里的老人了,七爷的脾气秉性没有比她更了解的。七爷要是直接把她收了房,比起别的院里的丫鬟,岂不是更便宜些?”

    梁氏点头道:“这个倒也有理。”

    菱月又道:“第三嘛,实在府上没有合意的,也不妨往外头寻去。许多富户家的小姐,秀才家的姑娘,她们家里头都巴不得能和咱们府上做上这门亲呢。里头若有合适的,知书达礼的、出挑的,能和七爷匹配的,说不定能和七爷更说得来呢,倒比收房个丫鬟更合适了。”

    梁氏连连赞道:“是这么个道理。”

    菱月说:“我也就能猜到这么多了,再多也没有了。”

    菱月一番猜想大大地满足了梁氏的好奇心,梁氏心满意足了。

    梁氏打了个哈欠,道:“这也尽够了。这么多人呢,够他们好好选一阵的了。”

    其实既然针对菱月的威胁已经没有了,那七爷选谁,不选哪个,说到底也和她们无关了。这母女二人也不过闲话一回罢了。

    说着说着困劲儿就上来了,梁氏下去吹了灯,两人盖好被子就睡觉去了。

    第二天,梁氏早早地就起来了,忙忙活活地蒸了一大锅糕点出来。

    宁姨娘的事情了了,许大夫功不可没,趁着今日得空,菱月得去一趟和祥医馆,郑重地再向许大夫致一回谢。

    昨晚菱月便央了梁氏,求梁氏今日多做一些糕点,她好带去给许大夫。

    热腾腾、刚出锅的糕点,稍微一晾,装了满满一匣子。

    盖上盖子也挡不住糕点的甜香气。

    “谢谢娘。”

    菱月戴上幕篱,拎上糕点匣子就去了。

    一路来到长雀市北街,寻到和祥医馆,菱月拎着匣子步上台阶,撩开棉帘子进去。

    还是大兴过来迎客:“甄姑娘来了。”

    大兴对菱月印象深刻,虽然没见过菱月的真容,但他去送过菱月一次,这是其一。

    上次菱月又带了一匣子点心过来,少东家还小气地不许他吃。

    对这位甄姑娘,大兴是再忘不了的。

    菱月自然也认得大兴,笑道:“你家少东家这会子在不在?”

    大兴道:“姑娘来得不巧了,少东家前脚刚走,您后脚就来了,少东家刚给人出诊去了。”

    菱月闻言一时有些失望,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她把点心匣子递过去,道:“这些糕点是刚做好的,还热乎着呢,你们和许大夫分着吃了吧,我改天再来。”

    大兴上回就想吃她送来的糕点,没吃着。

    本来寻思这回也是干瞪眼的份儿,不想菱月自己开口了,让他们分着吃。

    大兴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一个,正是贪嘴的时候,闻言不禁十分高兴,忙一边道谢一边忙不迭地把糕点匣子接了过来,心里想着这回看少东家还有什么可说的。

    看菱月转身欲走,大兴忙道:“姑娘要不要留个什么话,回头少东家问起来,我也好回话。”

    菱月道:“并没有什么话,我就是想当面想许大夫道个谢。许大夫既然不在,我改天再来就是了。”

    只是,菱月在内院有差事的人,下次再来,就得一个月以后了。

    菱月这么想着,掀开棉帘子出去了。

    大兴再也忍不住了。

    打开糕点匣子,香喷喷热乎乎的红豆糕,他一口气吃了三个,这才意犹未尽地抹了抹嘴。

    把匣子合上,大兴一头拎着匣子往里头走,一头嘴里嘀咕:“上回就说道谢,这回还是道谢。看上我们少东家了你就照直了说呗。”

    第21章

    菱月回到家里,梁氏给应的门,她也是刚回家来,刚才出去给几家主顾送过糕点了。

    菱月进门后,梁氏道:“还剩下一些糕点,我给你祖母送去。给你留了一份,放你屋里了。”

    菱月的祖父早些年过世了,剩下一个祖母刘氏,这些年一直和菱月的大伯父一家住一起。

    家里有了什么精细的吃食,梁氏常常会给婆婆刘氏送一些过去。

    住得都不远,送去也近便。

    梁氏这就要出门。

    菱月问道:“要不要我一起过去?”

    梁氏道:“好容易得一日休息,你在家歇着吧。用不着你。”

    菱月没有坚持。

    她小时候是梁氏带大的,八岁就进了内院,和祖母刘氏感情比较一般。

    梁氏这就出门了。

    过得一会儿,有人来拍门,菱月还道是梁氏回来了,开门一看,却是大伯家的堂妹,久儿。

    久儿双手捧出一个甜瓜,高兴道:“堂姐,你看我带什么来了。”

    大冬天的,甜瓜可不易得。

    菱月把大门上闩,领着久儿进了院子,一边道:“这甜瓜哪里来的?”

    久儿道:“昨儿个宫大家的给大奶奶送来一小筐瓜果,当时我正好站院子里,又赶上大奶奶心情好,顺手就赏我一个。”

    久儿在大奶奶的秋香院做事,今年都十三岁了,还是一个三等的粗使丫头。

    不过这丫头素来是个乐天的性子,向来也不拿这个当回事,成日里兴兴头头的。

    这会子快到中午头了,菱月道:“你是偷溜出来的,还是今个儿也休息?”

    久儿道:“今日轮我休息。刚才你娘到我家来,我才知道堂姐也在家呢。我跟你说个好玩的事,刚我出来的时候,你娘和我娘都要吵起来了。”

    菱月一听,忙问:“怎么回事?怎么还吵起嘴来了?”

    梁氏和菱月的大伯母汪氏虽是妯娌,但平日里又不住一起,矛盾比一般的妯娌要少得多,菱月都不记得两人上次吵架是什么时候了。

    梁氏又是去送糕点的,怎么还能吵起来呢。

    久儿举举手里的瓜,笑道:“先吃瓜,吃完瓜我再跟你说。”

    菱月拿这个小吃货没办法,估摸着梁氏那边也就是妯娌间拌个嘴儿的事儿,不能有什么大不了的。

    菱月接过甜瓜,同久儿一道去了厨房。

    这个厨房是后来加盖的,地方不大,各色家伙什却一应俱全的。

    毕竟梁氏每日里要做各种糕点拿去卖的,各种模子什么的,一般人家的厨房里兴许还没有呢。

    小厨房里烧着炉子,炉子上头坐着风炉子,风炉子里咕噜咕噜地烧着水,冬天里家里向来不缺热水使。

    菱月兑了盆温水,把甜瓜仔细清洗了,又拿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

    又取出果刀来,转着圈把甜瓜皮削去了。

    久儿把削下来的甜瓜皮高高地拎起来看,整个瓜皮薄而不断。

    久儿又看到菱月把削好皮的甜瓜放在砧板上,用果刀切成一牙一牙的,每一牙都是一样的大小,十分均匀可爱。

    切好后,又转着圈摆进盘子里,摆好后煞是好看。

    菱月取出两个银牙签来,把其中一个递给久儿:“吃吧。”

    久儿接过牙签,插起来一牙甜瓜送进嘴里,动作略显笨拙。

    她以前在家里吃甜瓜可没这么讲究过。

    久儿吃着甜瓜,一双黑溜溜的眼睛不由得转向了菱月的手。

    这双手白皙细腻、骨rou匀停,一看就是没有干过粗活的。

    久儿不由得想起来她娘关起门来说过的话。

    “……成日里作养得跟个小姐似的。她娘光会惯,回到家里也不让干一点活儿。花起银子来倒是大手大脚的,一点不知道赚钱不易。那么老贵的书,今儿买一本,明儿买一本。我的老天爷,书那么老贵的东西,是咱们这样的人家能买得起的吗?那也不是咱这样的人该看的呀。真把自己当小姐了。等着吧,等她嫁了人就有好看的了。哪个人家能供得起这样的儿媳妇哟……”

    久儿瞎想一回,她香香甜甜地吃着甜瓜,忽然想到一茬事。

    “堂姐,”久儿道,“我听说了一件七姑娘的事儿。”

    冬天吃甜瓜到底不是季节,口感跟夏天的不能比,菱月吃了一牙就停下了,顺着久儿的话问道:“七姑娘什么事儿?”

    府上的七姑娘,就是七爷和七奶奶嫡出的女儿,七爷成亲多年,膝下只有这一个女儿,今年才六岁。

    七姑娘因为其母方氏长年在外养病,平日里是养在祖母二太太跟前的,由二太太这个祖母来教养她。

    久儿道:“昨个儿在我们院子里,我不小心听见两个婆子偷着说话,说七姑娘根本不是七爷亲……”

    菱月听到这里已然变了脸色,她性格温柔,轻易不说重话的,此时此刻却严声呵斥自个儿的堂妹:“胡诌的什么!还不快住口!”

    菱月忽然变脸,久儿吓了一大跳。

    菱月正色道:“你记着,咱们府上的七姑娘是七爷和七奶奶嫡出的姑娘,府上正儿八经的小主子。七姑娘的身份和地位,是连老太爷和老太太认可了的,岂是几个不知事的粗使婆子能编排得了的?”

    “久儿,你不是小孩子了,该知事了。事关主子,你该谨慎再谨慎才是。旁人说这样的混账话,你非但不知道躲着,自己竟然还跟着胡说起来。这要是被有心人听见,你就是有九条命也不够使的!”

    久儿从来没见过堂姐这般正颜厉色地说话,她一时给吓住了,甜瓜都不敢吃了。

    菱月就是要镇住她,要不然她不知道这里头的厉害,回头说顺嘴了,在别的什么地方也口无遮拦起来,这还了得。

    菱月又道:“且你也不想想,咱们府上上上下下几百口子人呢,什么话传过一遭也早变样了,没影儿的事儿也能给编排得有鼻子有眼的。别人胡说上两句,你竟然就当真了,傻不傻?更别说是这样编排主子的混账话。”

    久儿无话可说,平日里一个兴兴头头的小姑娘,此刻给训得蔫答答的。

    菱月这才放缓了脸色,道:“以后这样的话,再不许浑说了,知道不知道?”

    久儿点点头,小声道:“我知道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久儿吃过瓜就回去了,被这事儿闹的,连两个娘吵嘴的事儿都忘了说了。

    前脚久儿刚走,后脚梁氏也到家了。